close

180150_10150111772326797_158126016796_6103212_5210278_n  
  

Mary Poppins劇情看這篇

 

對Mary Poppins的思念之情❤在看了NYC的Cast演出後又更加嚴重了QQ。

基於安全因素,已經很久不在美國路上邊走邊聽音樂的我,

在NY看完第二場的Mary Poppins後(我多有情有義還買了兩場),

一出戲院就邊聽著我的Mary Poppins*邊落寞地等著回Forest Hills的地鐵。



其實綜合幾場的NYC Broadway Show看起來,在NYC的場子,除了佈景超級豪華外,

其他影響一齣音樂劇好壞的因素也都只是depends。

而Cast部分是我最沒辦法得到滿足的地方。

Mary Poppins亦不例外,而且因為太熟悉的關係還特別不爽,

Jane&Michael不對The Banks夫婦不對Bird Woman不對就連Mary也不對ˊˋ

很桑心的是,這不是我的雛鴨心情,

我本來還擔心NYC的場會太令人驚豔以致於我忘了Rachel...哎呀真是自作多情~

以下是我看的NYC Mary Poppins Cast的心得:

Jane & Michael
小童星訓練略顯不夠,演得很死板,聲情起伏也不夠。而第一場的原罪更是我很討厭聽到的--沒童音的小孩,Jane的聲音超man的,光用聽的完全不知道是Michael或是Jane。第二場的Jane就很可愛,童音很夠,而且她和該場演出George Banks的說話整個鼻音都超重,是想呈現遺傳的感覺嗎XD。

The Banks夫婦
Goerge Banks兩場由不同人出演,Winifred由Megan Osterhaus飾演(我本來還超期待Blythe Wilson可以來唱Winifred的)。我覺得紐約場的Mary Poppins劇組試圖想要呈現一種更詼諧更童趣的版本,但我認為這失去了讓MP成為小朋友們的教育素材的機會。
NYC the Banks Cast似乎忽略了The Banks原本是個什麼樣的家庭:George及Winifred的角色特質其實很鮮明,而他們的個性及背景也為他們的行為模式有所註解,但演員們的走向及唱腔卻都太匠氣太模糊,以致於邏輯上的連貫性有點鬆散。劇場中每個小環節都緊緊相扣,沒有The Banks家庭成員特質的呈現就沒有如此的家庭問題,這樣一來則失去了為何Mary Poppins選擇拜訪The Banks一家的意義,Mary Poppins的出現也只不過是個多了個過客保姆罷了。

Bird Woman
Feed the Birds真的是個令我大失所望的橋段。它是我在我看的the very first MP show當下喜歡上的曲目,Janet Macewen的情感和共鳴太強大了,雖然知道要欣賞到和她旗鼓相當的演出是可遇不可求的,但一個落差太大的表演活生生在我眼前發生時心裡還是不斷在淌血ˊˋ(不夠到位的Practically Perfect和A Spoonful of Sugar都還沒那麼bleeding)雖然它可能不是一首在MP粉絲心中排行很前面的歌曲,但它是Mary Wallace用真心教導小孩人情冷暖的一首touch人心的曲目,所以在Ann Arvia和Steffanie都雙雙落漆的情況下,我真的是..只能搥心肝惹ㅠ______ㅠ

Mary Poppins
我原本期待著由Steffanie Leigh演出的Mary Poppins的心是滿到要溢出來的。江湖中(?)傳說,只有最一流的卡司才能生存於紐約百老匯劇場中,而Tour Cast則由其他後起之秀擔任。所以Steffanie一定是有她過人之處,才能讓我在Tour Cast中看到的是由Rachel Wallace飾演的Mary Poppins,而Rachel的演出又已是如此讓人驚豔,我無法想像所謂大佬級的卡司們揪~竟能有多麼憾動人心。沒想到...傳說只是個Bug。
先來膚淺地說一下外型,Steffanie當然也是個正妹來的,但以她的身高穿起Mary的戲服就顯得差了一些。再來,很多曲目的key都比Rachel的低,當然我同意每個人都能夠依各自的聲線做詮釋(只是很偏愛地抱怨一下=w=),但她在A Spoonful of Sugar及Feed the Birds中與對手歌者的合聲火花沒有出來,在Playing the Games中也沒有Rachel從眾聲中拔尖而出的精采演出;肢體部分,也許是編舞的關係,Practically Perfect及A Spoonful of Sugar中的舞步和走位沒有Tour Cast版本來的繁複華麗。
如果沒有看過Rachel的表演,我不會對Steffanie的詮釋太有意見,只是Mary Poppins就不會是一部我到目前為止看了六次的一部劇,大概會用..“熱鬧活潑但無感”來形容這部戲吧。一直到看完NY的第二場在想心得時我才了解無感的癥結點是什麼--Steffanie與小童星的互動。Mary Poppins這個角色藉由教育、陪伴孩子成長進而成為the Banks家中的橋梁,在潛移默化中使一家人的心凝聚在一起,了解家人的珍貴。而Steffanie與小童星的演出關係好生疏,這種感覺好難說上來,就像某位網友分享音樂劇獅子王心得時說,某小童星扮演的幼年辛巴與木法沙之間的嘻鬧橋段特別能讓人感覺到那種膩愛的父子情,而剛好Steffanie是相反的例子這樣。就是舞台上這種互動感或眼神間沒有愛,讓我到戲的最後依然覺得心跟心的距離還是離散的,所以當Steffanie唱終曲[A Spoonful of Sugar (Reprise)]告別時我也很默然...

其它角色
沒想到Gavin Lee就是倫敦初代Bert卡司啊!!!!!!幸會幸會(握手)
我很喜歡由Ruth Gottschall扮演的Miss Andrew,她的五官化上villain的妝容的確很邪。那首[Brimstone and Treacle, Pt.2]Mary Poppins與Miss Andrew間歌聲的互相抗衡與激鬥也很精采。
很感恩的是我居然還能再看到Valerie Boyle和Dennis Moench扮的Mrs. Brill和Robertson Ay,能看到Tour Cast的成員真是有種看到家人的親切感>///<他們兩人的組合和默契依然很優。在第二場打破百萬花瓶的橋段中,觀眾席中有小孩非常大聲地哭鬧,而Mrs. Brill就用更搶眼的哭法及聲情”嗚嗚嗚...I~ can’t~ breathe~....”成功把觀眾注意力拉回,當下真的體會到舞台劇演員臨場反應好是件很重要的事,而且特別賣力地哭好可愛XD!!
喔對!!我還很喜歡NYC第二場的指揮,超活潑的他~幾乎從頭跟唱到尾

綜合評論
關於開場時序曲所呈現的剪影,NYC版本的設定是把演員平均分佈於舞台上,相較於我在Tour版中看的集中排列,氣勢就顯得差了一點。還有一點我很無法理解的就是,為什麼對白可以被演到那麼沒吸引力!!??小童星聲情不好就算了,很多演員台詞的詮釋也讓觀眾無法抓到重點,像是許多笑點都因為頓點、聲情不佳或醞釀不夠導致台詞走過梗也溜走的情況發生 囧囧囧rz 我真的很想問你們劇組都沒有喜劇人才嗎?
Tour Cast版的Mary Poppins很像是一齣女主角一支獨秀的劇碼,Rachel演出時那種游刃有餘的華麗感有如巨星一般,而其他角色都能夠達到相當程度的輔佐效果;而NYC版本的..就很像一支五個人各打各球的籃球隊,單看個別能力好像都不錯,但無法組織強而有力的進攻或防守,有點可惜了一個好音樂劇本。





後記:

看了很多場紐約百老匯音樂劇後,明白了即便到了NYC,千金依然難買好卡司。

真的很慶幸我當初看的第一部百老匯音樂劇--Mary Poppins是由黃金陣容所組成,

現在想想才知道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多blessing❤

[不然我也不會一腳踏進音樂劇這個大坑(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neyTu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